![]()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不上一天學照樣讀劍橋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4/5 ![]() |
|||||
不上一天學照樣讀劍橋我沒有高中畢業證,都沒有全A的成績單,但現在是劍橋大學法律系三年級的學生。從8歲到18歲我一向接受家庭教育。上劍橋之前,我也申請過其他大學,對方的復興通常是:“你是不是忘了填寫受教育狀況這一欄?”沒有哪所大學愿意培養一個小學都沒有上過的人。但劍橋很棒,它非常開明,認可了我在“開放大學”取得的資歷。 其實,讓我接受家庭教育并非父母的初衷。8歲時,我所上的小學意外開張。事先不是學校招生的日子,爸媽問我是否愿意接受家庭教育,我答應了,而且喜歡上了這種方式。 家庭教育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枯燥。并不是每日都會在家里,不和其他人接觸。正常上學的孩子每日在學校里也只是待6小時。兩者唯一的區別在于我的6小時不在學校,而是在任何可能的地方。 我父母給予我和弟弟充分的自立權。他們并不直接管束,只是監督我們。這種監督也不是很嚴酷。我們從來沒有最終期限、沒有考試、沒有作業,甚至沒有時間表,但我有自己的安排:可能周三一天什么都不干,但是整個周末都會在學習。我可以遠足穿過雪墩山峰國家公園。也可能待在同一個角落讀上兩禮拜的書。在家庭教育剛開始的日子里,我一連好幾個月都整天看肥皂劇和玩電腦游戲,不過我很快就改正過來了。 我對南極洲充滿興趣,于是媽媽鼓勵我多多了解,她還帶我們去博物館。公立的課程只適用于學!腋改府斎徊粫茨莻來。他們會讓我們曉暢自己需要學些什么,比如法語和數學。我們有個法語家教。每周來一次。我受的教育就是尋找出自己對什么最感興趣。然后據此找出相關的書、網頁或是博物館。我發現學術性的機構——比如英國南極研究會和科學博物館總是出乎意料地樂意回應像我這樣10歲左右的愛好者。我很瀏覽自由。如果我對政治感興趣,那我會接觸比學校教育所規定的更廣更多的內容。接受家庭教育的孩子從來不厭學,因為他們能學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我并不是獨自一人學習。我們有一個小組,大概10~15人,大家通常一路做科學實驗大概結伴去博物館。據估算,全英國每年大概有5到8萬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而且另有個幫扶機構——另型教育組織,它負責組織當地的學習小組,提供咨詢。從16歲起。我花了兩年時間學習“開放大學”課程。它們能幫助我申請上大學。像其他人一樣,在被錄取之前,我也要參加全國性的法律資質考試。 不了解家庭教育的人會認為我們缺少社會經驗。這不是個問題。我跟周圍的同齡人交朋友,我還去一所音樂學校上課。在那里也結交了朋友。因為缺乏學校教育自然提供的社友愛況,迫不得已在社交方面更加自動。 18歲以前。我唯一參加過的考試是音樂理論5級考試——但在劍橋,我很快就習慣了考試。在這里。導師要求我們每周都寫一篇論文。在教育方面,缺乏傳統的分數衡量也有其不足之處。有的大學很顯明不看好我的申請。但是我有很豐厚的工作經驗。因為我能邊學習邊出去工作。 我不認為家庭教育是完美的,它只是另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恰好我從中受益頗多。使我在大學找到一個恰當的位置。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