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形容夏季的詩句唯美(形容夏天炎熱的詩句) | |||||
作者:佚名 民間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9/10 | |||||
形容夏季的詩句唯美(形容夏天炎熱的詩句)大家都知道前幾天已經(jīng)是入了伏啦。入伏以后的天氣不得不說,突出一個字:熱!在家里躺著都出汗,在外邊更是接近融化,只有空調(diào)才能撫慰一下自己這樣子。 前兩天還有同時的高溫預警+暴雨預警,被網(wǎng)友調(diào)侃這是“下開水”組合嗎。不知道諸位這幾天過得怎么樣呀? 閑話不多說啦,我們今天熱,古人那時候雖然植被覆蓋率比我們現(xiàn)在高很多,但是他們卻沒有空調(diào)風扇的,只能拿個扇子自己扇風;有些時候,如上朝時還要被迫穿著繁復的衣著,所以古人們在夏天也是和我們一樣品嘗酷暑的。 那么他們是怎樣詩意的表達這份酷暑的呢?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三首詩,雖然都是寫夏天和酷暑,各個詩人的表現(xiàn)卻是大相徑庭哦。 第一首詩是周邦彥的,全文如下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相信大家都被這最后五個字吸引住了眼球,“無事小神仙”,這是怎么做到的呢?原來啊,詩人是處在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里,在陰雨連綿的日子里突然迎來了極具夏天屬性的一天: 滴滴答答的梅雨終于停了,夏天的風溫暖和暢,夏蟬依舊在不知疲倦的叫著。詩人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穿著透氣的輕紗,搖著鵝毛羽扇,枕在帶涼意的床上,欣賞著亭臺樓閣,遠處的綠意和池塘與盛開正好的荷花嬉戲的魚兒。 如此良辰美景,詩人心中自然是被蕩滌一新,而若能終日如此無憂無慮詩意的棲居著,倒也不愧是神仙生活吧。 第二首來自楊萬里,寫的是夏夜的場景。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這個相比于這一首的逍遙快活,就多了一些現(xiàn)實感,以至于今天還能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詩中說,夏天這個熱原來是不分晝夜的呀,晚上的暑氣根本不比白天少,在床上躺不住了干脆站起來冷靜一下。月亮依舊清冷,那份清冷卻屬于天上而非人間。遠處“竹深樹密”的傳來不同小動物一起演奏的專屬于夏天的蟲鳴交響曲。 偶爾會感受到一絲清涼,但是也不是風的原因。酷暑當中若是有風自然是一件快事,然而作者好像并沒有這種運氣。只能靜靜地站在門前或是院子里,感受著因靜寂而自然產(chǎn)生的一點點涼意。人云“心靜自然涼”,大概就是這樣吧。 第三首的作者是王令,同前邊兩位一樣都是來自宋朝,但是相比于周邦彥和楊萬里之著眼于自己的滿足或是慨嘆,王令的格局實在是大了不少。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詩人感受到了暑熱,但是卻不急著訴苦或是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由眼前之景想到了更遠處,開始為老天爺著想起來了。 縱然是有清風習習也依然阻擋不了夏日的酷暑,而過分的是太陽好像長了翅膀一樣,在山頭一副“我自巋然不動”的架勢。這樣下去人自然會憂慮滄海變成桑田,難道老天爺就不擔心耿耿銀河也一起被曬干嗎?(河漢即銀河) 如何逃避酷暑呢?這里詩人給出了兩個方外之地,一個是莽莽昆侖終年不化的積雪之地,一個則是流傳至今的海外仙島。兩處都是神仙之地,自非凡人所能企及,而作者卻在這里表現(xiàn)出了他的天下情懷:”如果不能帶著天下遭受酷熱的人一起去,我又怎么忍心獨自一人逍遙享受呢?“ 這一句和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們不禁欽佩作者的胸懷寬廣。 看完這三首詩,你是否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呢?夏天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寫下來一起分享吧! |
|||||
民間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