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大流感》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11 ![]() |
|||||
《大流感》讀后感1000字瑞典病理學家弗克漢斯說:“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 在約翰?M?巴里看來,1918年的大流感是自然與現代科學的第一次大沖突,是人類社會和自然力的第一次大對決。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關于毀滅、死亡和絕望的故事,也不僅僅是一個社會如何與自然強加于人類社會的災難做斗爭的故事。 因此在以冷靜客觀的筆調描述了大流感的社會圖景,以深入淺出的邏輯解釋了病毒與人類之間的戰爭關系之后,《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中更加寶貴的對瘟疫留給人類的遺產進行了深刻反思,展現出了理性的光輝。 在書中,作者還關注了大流感中一些有為的美國醫學研究人員的故事,參與到了這場人類與病毒的對抗戰中,他們拒絕屈從于自然的力量,決定用發展的技術和自己的信念直面災難,他們中有的在這場戰役中被感染去世。 作者在自己寫就的史詩中歌頌這他們: “當流行疾病真的來臨時,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抵擋病魔前進的腳步,運用自己所有的知識來擊敗他。但無法擊退病魔時,他們投入了構建和完善知識體系的工作中去以期能夠最終戰勝病魔。最終從流感爆發中獲取的科學知識與未來的醫學。” 所以,最致命瘟疫的史詩還是一個關于科學和探索的故事,一個關于人們應該怎樣改變思維方式的故事,一個關于人們在近乎完全混亂的環境中應該怎樣冷靜思考然后做出果斷抉擇并付諸行動的故事。 100年前由傳染性病毒帶來的災難,帶給人類的遺產是現代醫學體系和現代公共衛生系統的發展,這些依然深深地影響著世界。 一戰前后,美國醫學經歷了一場革命式變革,從根本上轉變了美國醫學,醫學的教育、研究、技術以及執業都經由科學篩選而得以促進。1918年大流感引發的公共衛生系統癱瘓,和社會恐慌,也引起了各國對公共衛生系統應急處理能力及建立流感監測網絡的重視。在1948年,WHO臨時委員會就決定成立WHO全球流感方案,并于1948年在倫敦設立世界流感中心,用于收集和分離鑒定流感病毒,發展實驗室診斷方法、建立全球性的實驗室網絡、傳播相關研究信息。 WHO建立的全球流感監測網絡在1918年之后暴發的三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及其他諸如H5N1、H7N9禽流感疫情等事件的早期預警、疫苗生產和國際協作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918年開始,全民性的衛生教育得到了重視和普及。公共衛生系統的干預和流感預防知識的普及,在之后的數次流感大流行早期,尤其在沒有生產出疫苗的階段,對于控制和延緩大流行蔓延起到了積極作用,為疫苗和藥物的生產和運輸贏得了時間。 可是每一次的病毒來襲,都是氣焰囂張,每一次的應對仿佛都很匆忙,與病毒的戰爭可能還將持久地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同行。 作者自問“我們對新的疾病流行準備得有多充分?當我寫下這句話時,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毋寧說,完全沒有準備。” 應對病毒,需要我們克制對威脅的恐懼,懷著信念應戰。 在全書的最后作者約翰?M?巴里寫到:“恐懼源于蒙昧,就像在叢林中被未知的猛獸追蹤著.....一旦將恐懼凝縮成具體形象,害怕還會在,但由未知而產生的極端恐懼講消散。 而將恐懼凝縮成具體化形象的途徑是真相。無論真相有多么恐怖,領導者都必須將之公諸于眾。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打破恐懼。”作者:紅塵陌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