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危如累卵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1/17 | |||||
春秋時期,晉靈公貪圖安逸,講究享樂。他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穿不盡的綾羅綢緞,有很多美女侍奉,但他覺得還不夠。 一天,他突發奇想,想要修筑一個九層高臺,用來登高望遠,俯瞰全國各地。于是,一聲令下,把全國的財力、人力都集中起來修筑這個高臺。無數農民被征來修高臺,連很多婦女也被征來搞后勤,做飯送水,這樣土地就荒蕪了。 許多大臣認為,一個國家如果整天這樣浪費人力、財力、物力,將十分危險,都想向晉靈公進言,勸他別這么做了。可是晉靈公早就下了口諭:“誰敢進諫我修高臺這件事,全部殺無赦!”如此一來,很多人都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不再進言了,眼看著形勢越來越嚴重。 有個名叫荀息的大臣終于看不下去了,說:“我得向國君進言勸阻。”大家都說:“這可危險。”“你們放心,我自有辦法。”于是,荀息就求見晉靈公。晉靈公知道荀息肯定是來阻止他修九層高臺的,于是他摘下弓來,拿一只箭搭到弦上拉開,一手夾著箭,一手拿著弓,說:“讓他進來吧。” 荀息進來一看,晉靈公箭搭在弦上,看著他說:“荀息,你來干什么?我知道你來干什么。”“大王,您說我來干什么?”“你是來諫阻我修九級高臺吧?你不要說,看見這只箭了嗎?只要你一說這話,我這手一松就把你射死了。”“大王,您怎么知道我是來勸阻您修高臺的?我說了嗎?沒有呀。大王,我是有一項本領,能夠逗您高興,想在您面前展示展示,我是為了這個來的。” 晉靈公來了興趣,馬上把弓箭放到一邊,說:“你有什么可供我觀賞的技能?讓我看看。”“大王,我可以把這十二個棋子摞起來,然后在這上邊再摞九個雞蛋,還能讓它不倒下來,您信嗎?”晉靈公當然不相信,說:“你給試驗試驗。” 于是荀息就讓手下人拿來十二個棋子,把它們摞了起來,又讓人拿來一筐雞蛋,一個接著一個往上摞,晉靈公看得全神貫注,情不自禁地說:“危險!太危險了!”荀息說:“您別急,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呢!” 晉靈公好奇地問:“還有什么比這更危險?”荀息回答:“更危險的是晉國就快滅亡了。現在農民都不種地,女人們都在燒水送飯,糧食自然也就沒了,國庫空虛。鄰國都知道我國的財力已經不行了,都在磨槍擦劍,準備要進攻我們。他們一興兵我們晉國可就亡了。” 聽了這一番話后,晉靈公突然醒悟過來,于是便立即降旨,不再修高臺了。 這便是“危如累卵”這個成語的由來。 ——《史記·范睢列傳》 【求解驛站】危險得像壘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形容形勢危險到了極點。卵,蛋;累,同“壘”。 【活學活用】洪水的水位已經超過了警戒線,而且還在繼續上漲,~。 【妙語點撥】晉靈公執迷于貪圖享樂,為了一己歡愉,動用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修建九層樓臺,使得江山社稷的大廈搖搖欲墜而不自知。為了避免群臣勸諫,不惜以殺身之罪相威脅,真是昏聵到了極點!所幸的是,最終在荀息委婉的勸說下,停止了勞民傷財的土木工程。這個故事提醒我們,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能固執己見,而要理智地聽從別人的勸說,從事物的細微之處看到潛在的危機,不能等到為時已晚才開始后悔。當然,指正他人過錯時,相較于直言,曲折委婉的表述方式,效果更佳。 【反義】安如磐石、穩如泰山 春秋時,晉國有個晉靈公,貪圖安逸,講究享樂。他有吃不盡的珍饈美味,穿不盡的綾羅綢緞,有很多美女侍奉,但他覺得還不夠。一天,他突發奇想,想要修筑一個九層高臺,用來登高望遠,俯瞰全國各地。于是,他下旨,把全國的財力、人力都集中起來修筑這個高臺。農民都被征來修高臺,連很多婦女也被征來搞后勤,做飯送水,這樣土地就荒蕪了。許多大臣認為,一個國家如果整天這樣浪費國力,十分危險,都想向晉靈公進言,勸他別這么干。可是晉靈公早就下了口諭:"誰敢進諫我修高臺這件事,全部殺無赦!"這么一來,誰也不敢進言了,眼看著形勢越來越嚴重。 這時,有個大臣荀息說:"我得向國君進言勸阻。"大家都說:"這可危險。""你們放心,我自有辦法。"于是荀息就求見晉靈公。晉靈公知道荀息肯定是來阻止他修九層高臺的,于是他摘下弓來,拿一只箭搭到弦上拉開,一手夾著箭,一手拿著弓,說:"讓他進來吧。" 荀息進來一看,晉靈公箭搭在弦上,看著他說:"荀息,你來干什么?我知道你來干什么。""大王,您說我來干什么?""你是來諫阻我修九級高臺吧?你不要說,看見這只箭了嗎?只要你一說這話,我這手一松就把你射死了。""大王,您怎么知道我是來勸阻您修高臺的?我說了嗎?沒有呀。大王,我是有一項本領,能夠逗您高興,想在您面前展示展示,我是為了這個來的。" 晉靈公來了興趣,馬上把弓箭放到一邊,說:"你有什么可供我觀賞的技能?讓我看看。""大王,我可以把這十二個棋子摞起來,然后在這上邊再摞九個雞蛋,還能讓它不倒下來,您信嗎?"晉靈公當然不相信,"你給試驗試驗。" 于是荀息就讓手下人拿來十二個棋子,把它們摞了起來,又讓人拿來一筐雞蛋,一個接著一個往上摞,晉靈公看得全神貫注,情不自禁地說:"危險!太危險了!"荀息說:"您別急,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呢。""還有什么比這更危險?""更危險的?晉國就快滅亡了。現在農民都不種地,女人們都在燒水送飯,糧食自然也就沒了,國庫空虛。鄰國都知道我國的財力已經不行了,都在磨槍擦劍,準備要進攻我們。他們一興兵我們晉國可就亡了。"聽了這一番話后,晉靈公突然醒悟過來,于是便立即降旨,不再修高臺了。 "危如累卵"這條成語,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典故】偃然按兵不動。《荀子·王制》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呂氏春秋·恃君覽》 【釋義】按:止住。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時機不成熟的時候貿然行動是要付出代價的。 【用法】作謂語、定語;多指接到任務后不肯做 【近義詞】以逸待勞、裹足不前 【相反詞】雷厲風行、聞風而動 【同韻詞】誑時惑眾、興戎動眾、省吃細用、言必有中、一心兩用、厚棟任重、恩威并重、行師動眾、調詞架訟、欺世惑眾、...... 【邂逅語】下象棋不走卒 【造句】在探清敵人的虛實之前,我軍還是先按兵不動。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弱肉強食,位于晉國東部的一個弱小國家——衛國,長期以來受著強大晉國的壓迫,苦不堪言。這個時候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毅然投靠了與晉國同樣強大的齊國,締約結盟。這種做法令當時晉國的執政卿趙鞅十分惱怒,集結大軍準備討伐衛國,大軍出發前,趙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衛國,暗中調查衛國內部的情況,并約好在一個月后回來報告,可是,一個月,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史默仍舊沒有消息,趙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況,晉國內部也開始議論紛紛,史默已經被衛國殺害,不可能再回來了。況且衛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干脆出兵,一舉擊破,趙鞅否定了這種說法,他認為衛國之所以敢背叛晉國投靠齊國,一定已經做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貿然進攻,會使晉國損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聽消息回來之前,決不能草率采取行動。就這樣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終于回來了。趙鞅問他:“為什么耽擱這么長的時間呢。史默答道,經過六個月的觀察,衛靈公很有才干,國內賢臣很多,人民擁戴,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要依靠武力使衛國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經過這半年來,還是尋找不到衛國的弱點,所以我只好回來了。趙鞅聽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暫時打消了攻打衛國的念頭,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