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丁香樹下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12/22 | |||||
阿芳家的院里有棵丁香樹,丁香樹下常常坐著一幫小丫頭,其中那個最厲害的小丫頭便是我,而最漂亮的小丫頭是阿芳。丁香樹下寫滿了我們的故事,丁香樹下記錄著我們的童年生活。 難忘阿芳不僅是因為她漂亮,還為著她的仗義。 阿芳是個靦腆的女孩兒兒,個頭和我一樣高,濃密的頭發帶著點兒自然卷,兩支烏黑的小辮子松散地垂在肩頭。阿芳是個纖秀的小女孩兒,身子骨看著有點單薄。她五官端正,高鼻梁、大眼睛配著典型的瓜子臉,笑起來甜甜的,露出兩個酒窩。阿芳臉上的每一部分都很有特色,單看順眼,組合在一路也舒服,就像人們說的“受看”。除了臉蛋標準,阿芳舉手投足端莊嫻靜,神態招人喜愛。 阿芳是個山東妞,她父親(father)隨部隊進城后,從老家接來了她的母親,之后又有了她和弟弟,阿芳的母親是位很漂亮的山東女人,只是一口濃濃的膠東話讓我們接受不了。當我們在胡同里玩耍時,遇見阿芳的母親,總是學著她那濃濃的卷舌音喊上一句:“阿芳,七飯了。” “蘭蘭,你就頑皮吧。”阿芳的母親總是一笑了之,她的好脾氣誰也比不上。 我們的童年是在文化大反動的喧囂中度過的。 文革開始后,一晚之間胡同里的許多家庭都成為被專政的對象,大字報鋪天蓋地貼到了每個院子的門口,每日都有新的被揪出的“人物”。對身邊發生的一切,我們很好奇,大家聚在一路總是互換著社會上流傳的各種小道新聞。 一天下午,阿芳正在我家玩,外面傳來一陣口號聲,鄰居黃阿姨大驚失色地跑出去。 “孩子,快,快躲躲,揪斗***的人來了!”她氣喘吁吁地對我說。 屋里頓時安靜了下來。 “什么,批斗我媽?”我一頭霧水,不知是怎么回事,想當初,我也是根紅苗正的紅小兵啊! 窗外由遠而近傳來一陣口號聲,那一陣兒,口號聲司空見慣每日要響上幾輪,聽得多了早已麻木。但當真這口號聲、汽車聲、攙雜著敲鑼聲在我家窗外響起時,我依然十分吃驚,臉漲得通紅手足無措,妹妹則被嚇得臉色蒼白。 “快躲躲吧。”阿芳很岑寂,她輕輕地拉著我和妹妹的手走了出來。 大門外,卡車上的人正在往地下跳,另有人往墻上刷著大字報,有人在旁邊不緊不慢地敲著鑼,似乎在招攬人群,沒有人注意到我們。我看見遠方媽媽脖子上掛著大牌子被人推著走了過來,我的心“怦怦”地跳,眼淚奪眶而出,腳下邁不動步子,阿芳一把拉過我們,趕忙向院子的后門奔去。 打開后門,長長的胡同里空無一人,我和妹妹一溜小跑。穿過胡同,來到對面的馬路上,我們在一個沒人注意的便道邊坐了下來,恐懼感、鎮靜、焦慮、難堪,像打破了五味瓶,種種滋味一齊涌上心頭。我惦記取獨安閑家的姥姥,惦記取被揪斗的媽媽,大腦里一片空白。 一輪彎月靜靜掛到天邊,路燈亮了,街上的行人逐步少了。不知什么時候起了風,風低聲吼著,卷起街上破碎的紙屑和枯干的樹葉瘋狂地轉著圈,我一陣陣眩暈,摟著妹妹閉上了眼睛。 阿芳不知什么時候靜靜地來到我們的身邊:“那些人走了,你們回家吧。”她輕輕地搖晃著我。 我感激地向她點搖頭,拉起妹妹向胡同深處走去。 從那天起,我加入了另類的行列,灰溜溜地度日如年,一晚之間胡同里的孩子們與我們有了分水嶺。 院門前的大字報貼了一茬又一茬,這惹眼的大字報,時不時還招來一些造反隊的散兵游勇,他們闖進屋內亂翻一通。父輩的軍用水壺、毛毯、挎包,只要是沾了綠色的物品,一切被他們掃蕩到了自己的包內。 家里早就不是安全的港灣了,我和阿芳常常在丁香樹下說點靜靜話。夏日的知了在合唱,這悅耳的蟬(cicada)鳴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安寧,丁香樹茂密的樹枝給予我們陣陣清涼,沁人心脾的芳香讓我們久久地坐在樹下不愿散去。 童年是美好的,但影象中的這一頁是幽暗的,只有阿芳的友誼溫暖著我,在我精神遭受打擊的時候,她給了我最大的安慰。 只這一次考驗,我和阿芳便成為最要好的朋友。 幾天沒見阿芳了,那天從她家院前經過,推開大門,整個院子靜靜靜的,只有丁香樹散收回濃濃的香味,我徑直來到阿芳家。 撩開門簾,一位鐵將軍把著大門。真新鮮,阿芳哪兒去了呢? 我之后才知道是阿芳的父親去世了。 阿芳的父親身體很魁梧,原來是首長的炊事員,進城后在組織食堂做飯。他是那種不善言辭的人,上班悶頭干活,下班一心扶植小家,是阿芳家的后勤部長兼大總管。每次去找阿芳玩耍,他總是熱情地招呼過我們后馬上就去忙家務。 阿芳父親的做飯手藝極佳,尤其做面食有一手絕活。在阿芳家,眼看著阿芳的父親將一塊面三揉兩揉就扔到蒸鍋里,像玩兒一樣不費勁兒,片刻工夫熱氣騰騰的饅頭就做好啦,滿屋的香氣令我們垂涎欲滴。這時,阿芳父親便給我們每人掰上一塊,我們坐在她家的大床沿上,蕩著腿,津津樂道地吃起來。 阿芳的父親是在下班的路上被一個騎車的愣頭小伙給撞死的。那個愣頭青一會兒就把她爸撞下自行車,然先人就摔在便道上,事先就不省人事了。路人幫忙將阿芳的父親送到醫院,可再都沒有醒過來,就這樣他扔下阿芳一家去了。 阿芳似乎一晚之間長大了,無拘無束的童年從那時起劃上了句號。 當兒時同伴相繼走上工作崗位后,阿芳卻因患哮喘病留在了街道待業,生活的窘迫和疾病的折磨使阿芳的臉色沒有了紅潤,焦慮等待工作的心情更是難捱,那些日子阿芳的臉上寫滿了憔悴。 幾經周折阿芳才找到了工作,是在一家大型呆板制造廠當學徒工,然而上班不到兩年,阿芳的母親便患了癌癥,不久也撒手人寰。 父母相繼去世在阿芳心頭留下了抹不掉的陰影,阿芳變得郁郁寡歡,她有時在烈日下一聲不吭地站一個下午,有時不知想到了什么便站在院子里嚎啕大哭,另有時她坐在房門口一言不發默默地流淚。對父母的思念,對今后生活的擔憂時時折磨著阿芳那顆脆弱的心。 幾年工夫,原本善解人意聰明漂亮的阿芳像是換了一個人。阿芳居住的小屋家徒四壁,睡的單人床上鋪了一層薄薄的棉花,棉花上只鋪個布單,幽暗的布紋已經看不出原來的花色。 阿芳不僅精神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身體也每況愈下,每到時節交替,都是她最惆悵的時候,驟冷驟熱都會使哮喘減輕,劇烈的咳嗽使她徹夜難眠,她終日掙扎在與疾病和貧困的斗爭中。 再以后,我參軍去了武漢,有時回家探親,我都會先去看阿芳。 依然那幽靜的胡同,依然那整齊的院落,推開門就能看到她家院里那棵興隆的丁香樹,庭院依舊,芬芳依然,一切都沒有變。 只有阿芳變了,她弱不禁風,一雙深陷的大眼睛早沒了往日的風采,頭發凌亂地耷拉在眼前。見此情景我心中陣陣抽搐,深為童年時的摯友現在的處境悲哀和惆悵。 從她家出來,我去買了布和棉花,請我同學的母親給阿芳做了一件新棉襖。同學的母親事先正患心臟病在家休養,聽我講了阿芳的狀況后,阿姨很同情這個沒有父母的孩子,針針線線縫進了她慈母般的愛,很快做好啦一件棉衣。給阿芳送棉衣時,我通知她,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的愛,另有其他人的真情。 臨回部隊前,阿芳將我送到大門口,我和她在丁香樹下約定,一定要好好養病,戰勝困難等著我們再次相見。 之后,每到中秋節,我就從部隊給阿芳寄月餅。那時武漢的月餅特別甜,我想通知阿芳,我一向都會在惦記取她。 然而,我再都沒有見到阿芳。等我再次探親回家時,阿芳已經去世了。 童年同伴通知我,阿芳之后又添了新病──郁悶型精神病。她常常整天一句話也不說,呆呆地安安靜靜地坐著,不吃不喝,心里裝滿了憂愁,生活的艱辛和疾病的折磨壓得她一病不起。 站在阿芳家的院子里,望著生氣盎然的丁香樹,我感慨萬千。丁香樹春也昂昂秋也冉冉,已有幾十年樹齡的丁香樹依然枝繁葉茂。看見丁香樹,我便想到當年樹下的童年同伴,想到阿芳鈴鐺般的笑聲和那純真的友情。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