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吟》
建安六年的雪裹著冰碴子,劉備的草履陷在襄陽城外的凍土里。他仰頭望著山崖上的茅屋,檐角銅鈴被朔風扯得嘶鳴,鈴舌竟是半枚青銅箭鏃——那是二十年前虎牢關遺失的兵戈。
一、風起南陽
第一次叩門時,童子說先生云游訪仙去了。張飛踹翻曬藥石臼的瞬間,檐下懸著的八卦鏡突然映出漫天星斗倒轉。劉備拾起滾落的松子,發現每顆都刻著《孟子》殘句,其中"天將降大任"的"任"字缺了半邊,像道猙獰的傷口。
二、火中取字
第二次冒雪來訪,草廬外三十步的積雪突然蒸騰成霧。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劈開濃霧時,門楣上"淡泊明志"的匾額轟然墜落,露出背后焦黑的《出師表》真跡。那些墨字正在青磚上蠕動重組,當寫到"鞠躬盡瘁"時,筆鋒突然迸出火星,燒穿了劉備的錦袍下擺。
三、臥龍睜眼
第三次立春來叩門,童子遞上的茶盞里浮著片未化的雪。諸葛亮斜倚在藤榻上,手中竹簡淌出的不是字跡,而是熒藍的螢火蟲。他抬手截住劉備欲言又止的話頭:"將軍可知昨夜紫微星墜落時,為何獨留南陽地脈震顫?"話音未落,案頭銅雀燈里的火苗突然竄高三尺,將三人影子投射成展翅的玄鳥。
四、風云際會
待劉備再回新野,茅廬舊址已生滿七葉重樓。老農說那夜聽見雷聲中夾著羽扇破空之聲,翌日溪流里漂來竹簡,每片都寫著不同策略。最奇的是當劉琦病逝那日,有人在漢水邊拾到支焦尾琴,琴腹內藏的玉玨拼合起來,正是當年劉備遺落的箭鏃。
如今隆中山仍流傳著這樣的歌謠:月圓之夜若在山口燃三柱香,能聽見松濤里混著《梁父吟》的吟誦。樵夫們堅稱見過青衫男子在崖邊垂釣,魚線末端拴的不是銀鉤,而是柄刻著"漢"字的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