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以最少投入,獲最大產出 | |||||
作者:佚名 經典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4/8 ![]() |
|||||
自1978年美國國內航空產業消弭了經濟控制以來,美國航空公司(簡稱“美航”)一向是美國最大和最賺錢的航空公司之一。美航的成功,源自CEO羅伯·柯南道爾及其治理團隊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如開收回產業中最佳的資訊系統、有效的行銷策略(例如常常搭機旅客里程優惠方案)、高品質的顧客服務和追求將成本降至最低的熱情。 美航是美國航空業內節省成本的標兵,他們更換現代化、短程且更省油的飛機,發展軸輻式的路線結構以削減直接成本,增加每班機的座位密度以增加經營收入,通過勞動契約和雙層工資結構以削減勞工成本,還想盡一切辦法去削減燃油與其他非勞工的變動成本。 為了省錢,美航可以在飛機上只涂上代表美航標志的紅、白、藍條紋,除此之外再不加任何油漆,此舉既低落了油漆用量又節省了燃油的成本。因為一架不上漆的DC-10大約能減輕400磅重量,從而能使每架飛機每年的燃油省下大約1.2萬美元。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美航在每架飛機上改裝上了較輕的座椅,將金屬推車換成為強化塑鋼推車,換用上了較小的枕頭和毛毯,在頭等艙中使用輕型器皿。通過這一番改變,每架飛機的內部重量又至少減輕了1500磅,從而使美航的每架飛機每年至少節省下了2.2萬美元。 在追求成本最小化歷程中,柯南道爾和他的治理團隊做到了巨細無遺。有一次,在美航班機上,柯南道爾將沒吃完的生菜倒進一個塑膠袋里,然后交給負責機上餐食的主管,下令“縮減晚餐沙拉的分量”!他的這道命令被執行后,他還不寫意,又下令拿掉每位旅客的沙拉中的一粒黑橄欖!這樣下來,他又為美航每年省下了7萬美元。 為了省錢,柯南道爾甚至開除掉了一條看門的狗!在一次訪談中,他是這樣說明此事的:“是的,在加勒比海我們有一棟堆棧,剛開始時我們雇用了一個人去那里整夜看管。之后,我們決定省掉這筆開支,便把那個人解雇了。因為我想,換成一條狗來守倉庫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我們這么做后,果然有效。又過了一年,我想把成本再往下降,這時有下屬提醒我說:‘我們已經降到只用一條狗了。’我就說:‘你們干嗎不把狗叫的聲音錄下來播放啊?’我們真這樣做了,發現也行得通,因為根本就沒有人知道,那里是否真的有一條狗在看管著。” 柯南道爾和他的美航公司,可真是“以最少投入,獲最大產出”的模范啊!無論是哪一位老板哪一個股東,都希望雇用柯南道爾這樣的員工擔任自己的治理者,因為柯南道爾絕對勝任這份工作,他不但能為公司賺大錢,還能想盡一切辦法為公司省大錢。 勝任者的核心工作原則是:以最快捷和最簡明的方式,用最少的時間與資源來減緩工作中碰到的問題。換言之,就是以最少投入,獲最大產出! (彎月如眉摘自《北京晚報》2008年6月16日) |
|||||
經典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