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守望天山—楊增新與現(xiàn)代新疆》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5/19 ![]() |
|||||
《守望天山—楊增新與現(xiàn)代新疆》讀后感1000字: 一直以來,沒怎么細讀過新疆歷史的書籍,尤其是新疆解放前的歷史,無意間在閱覽室看到了《守望天山—楊增新與現(xiàn)代新疆》,讀了一小部分就被深深的吸引了,讓我欲罷不能。 “雖將新疆之事辦好,未必有分毫之功。若將新疆之事辦壞,必致或丘山之罪。斷不敢輕舉妄動······萬不可誤聽人言,改變數(shù)年抱定之宗旨。”不能再贊同! 楊增新1911年辛亥革命后履新疆督軍,到1928年在省立俄文政法專門學校(新疆大學前身)第一屆畢業(yè)生典禮上遇刺身亡,執(zhí)掌新疆17年,兢兢業(yè)業(yè),我認為他將新疆之事辦好了,居功甚偉,新疆17年未發(fā)生大的事件或者動亂,未簽訂一個喪權(quán)辱國,失土丟疆的條約,在當時動蕩的朝局中給新疆人民營造了一個亂世中的盛世,由不得我不欽佩。 他對新疆各族干部的要求就兩條:一曰愛民;二曰不貪財;要求甚嚴。他執(zhí)政新疆17年,從未出過迪化(現(xiàn)烏魯木齊),但他給我們留下了浩繁的資料。他發(fā)的電報、政令、書信都由《補過齋文牘》、《補過齋日記》記錄了下來;同一時期民國任何一個封疆大吏、省長都未曾留下這如此詳細的資料。十二個子集涵蓋了楊增新17年的呈文、電報、公牘、信札、告示等,涉及軍事、政治、文化、教育、水利、醫(yī)療等等,平均每3天一篇,少則幾百,多則上萬字,成為我們了解彼時新疆的一手資料。 楊增新對自己的要求是“忠于新疆,終于新疆”,他做到了,他在新疆用人不搞裙帶關(guān)系,他來自云南蒙自,為了避嫌,他把71多個老鄉(xiāng)給了一筆遣散費,把他們送回了云南,他敢于重用少數(shù)民族,對哈薩克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愛護有加,以至于和田、巴里坤、喀什的基層百姓親切地稱他為楊將軍,到了60、70年代還有牧民親切的稱他為楊將軍,那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敬佩和信任。 土爾扈特蒙古東歸后,部分被安置在和靜、焉耆、和碩附近,為防止彼時馮玉祥染指新疆,他要求和靜蒙古調(diào)5000騎兵駐哈密守新疆東大門,這些蒙古騎兵毅然前往,這是他們從乾隆年間東歸新疆以來第一次離開他們世代放牧的巴音布魯克草原,扎下根,駐守新疆東大門,體現(xiàn)了楊增新在蒙古族心中的良好威望;同樣巴里坤草原的哈薩克族也從心底感激“楊將軍”,是楊將軍在關(guān)鍵時刻把他們因十月革命而被驅(qū)趕的時候,以誠相待,收留了他們,以至于文革時期來自北京的楊鐮還能經(jīng)常聽到哈薩克牧民稱贊楊增新。 我與作者一樣,了解到楊增新的事跡后,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佩他。作者的思路也和史記一樣,看一個人從歷史的長河中看,同時又考慮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楊增新有幾個老鄉(xiāng)在段祺瑞垮臺后想借機搞政變,殺了楊增新,楊知道后果斷把他們殺了,因此有的人稱他為“屠夫”,但從現(xiàn)在看,樊耀南殺了楊后,又遭金樹仁殺害,之后新疆進入金樹仁、盛世材時期,但他們的手段、智慧、心胸,較楊差太多,并沒有給新疆帶來持久的穩(wěn)定與和平,他們也沒有楊增新那般的胸懷和情操。作者:瓦罕走廊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quán)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