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晉文公退兵制敵 | |||||
作者:佚名 笑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12/31 ![]() |
|||||
晉文公退兵制敵重耳歷盡千辛萬苦,經過齊、曹、宋及鄭國,過著流亡的生活,許多國家對他態度冷淡,有的甚至不肯收留,在曹國,曹共公聽說他肋骨長得不同尋常,趁他洗澡時偷看,使重耳感到很羞惱。之后,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熱情地接待了他,這讓他非常感動。 一天,楚成王設宴款待重耳。突然之間問道:“如果公子能夠回到晉國做國君,將怎樣報答我?” 這個問題可把重耳難住了,他低頭想了一下,回答說:“奇珍異寶,楚國都不會缺少,我也不知道該怎樣報答您?”楚成王說:“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吧!”重耳只好回答:“如果我能夠返國當上國君,將來萬一楚晉交兵,雙方軍隊相遇,我將會率軍退避三舍。”楚王寫意地點了搖頭。 重耳離開楚國后到達秦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在外飄泊了19年的重耳終于回到了晉國,登上了君位,他就是有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勵精圖治,很快使晉國壯大起來。有一次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文公率領軍隊救援,終于與楚軍在城濮相遇,想不到他在楚成王面前所說的“萬一楚晉交兵”竟變成為事實。其實,在那個諸侯混戰的年代,大國之間刀兵相見算不了什么希奇事,只是楚成王沒有想到晉國的發展會這么快,現在竟然可以與他抗衡了,事先的一句“戲言”不幸而被道中了。 為了遵守事先許下的諾言,重耳下令晉軍前進九十里,晉軍將士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認為退兵就意味失敗,目前晉軍士氣正旺,怎么能因為事先的一句玩笑而退兵呢。 惟有大臣狐偃曉暢晉文公的用意。他勸大家說:“退避三舍,一可避楚的銳氣,蓄積自己的力量,二可使國君立信于世人,這是上好的計策呀!”晉文公正是這樣想的,退避三舍是非常有利的,并非是意味著失敗。 但楚軍卻認為晉軍膽怯,不敢迎戰,頓時神氣了起來,以為晉軍不堪一擊,便趁晉軍退軍之際,迫不及待地進攻。 誰知晉軍守縮防線,退到了有利的地形處,便進行了有力的反擊,很快就把楚軍打敗了,實現了晉文公以守為攻,轉守為攻的策略,無論是在軍事上依然在道義上都取了勝利。 城濮一戰,奠定了晉文公稱霸諸侯的底子,使他之后能夠稱霸諸侯。 【哲理啟示】: 有時候,退并不意味著失敗,退可以蘊蓄能量,只要找準有利時機,發動反攻,仍會奪回戰爭的自動權。 |
|||||
笑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