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烏合之眾有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22 ![]() |
|||||
群體的意見與信念——讀烏合之眾有感1000字: 決定群體意見和信仰的可以分為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間接因素類似于信仰,使群體接受某些信念,并且使其不再接受其它信念,比如民族、傳統、時間、制度和教育。民族性格迥異,群體特質也不相同。 過去的觀念、欲望和感情構成傳統。民族類似于一個在歷史中生長的有機體,通過緩慢的遺傳積累過程發生變化,這些恰恰支配者我們,即便自己不曾意識得到。時間是萬物的創造者,也是唯一毀滅者。政治和社會制度是民族的產物,制度之優劣并無客觀標準,因時因地而異。能夠決定制度是否完善的因素,除了實用和時間之外,別無他物。因此,制度無法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民族的幸福也不能到制度中去尋找。教育既不會使人變得更道德,也不會使人更幸福;它既不能改變本身,也不能改變天生的熱情。應試教育之批判:使人厭惡自己的生活,想逃之夭夭。工人不想當工人,農民不想當農民,都想吃國家職員這碗飯。在高層是一群輕浮的權貴,多疑且輕信,在底層是對命運憤憤不平的群體,隨時都想起來造反。不但沒有讓人獲得生存能力,相反是破壞這種能力。能夠幫助我們走向成功的條件是判斷力,是經驗,是開拓精神和個性。 群體意見的直接因素包括(1)形象。(2)詞語和套話。這些可以激活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使它更加鮮明,跟重要的是詞語本身就是某種形象的代表。詞語的內涵古往今來意義早已面目全非,但是其擁有極強的號召力,群眾只關注詞語,忽視意義。(3)幻覺。人類只有懷抱著希望和幻想才能活下去。科學永遠無法擔負起這一重任,因為科學不敢做出過于慷慨的承諾,也做不到像幻想一樣撒謊。(4)經驗是傳播真理的手段,也是幻想的敵人。(5)理性。群眾不受理性的影響,他們只能理解那些拼湊起來的概念。但是,文明的動力仍然是各種感情,就像是尊嚴、自我犧牲、宗教信仰、愛國主義以及對榮譽的愛這些東西。 有群體的地方就有領袖。只有極端的人才能成為領袖。領袖擁有權威,是因為群體的奴性心態。在群體的靈魂中占上風的,并不是自由的要求,而是當奴才的欲望。領袖的名望至關重要,可以用來動員群眾。其方式有斷言,簡潔有力的斷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證據;重復,謊言重復千遍就成了真理,讀后感這也就是宣傳的作用、廣告的威力。傳染,傳染來源于模仿,且任何人都無法逃脫。名望可分為先天的名望(稱號、財富、榮譽等)和個人名望(類似于魅力)。通過命令的方式、獲取成功可以獲得個人名望。但是失敗和探討會讓名望流失,此時群眾便落井下石。 群眾的意見和信念可分為重要且持久地信仰、短暫而易變的意見。信仰數量十分有限,構成文明的真正基礎。形形色色的意見之所以日漸增多,在于信仰日甚一日地失去影響力,群眾力量在不斷增長和報業的發展。現代人的歷史觀正在消亡,即他們在判斷問題的時候,很難并存一個長久的標準。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沒有一種能夠引導意見的力量,再加上普遍信仰的毀滅,最后的結果就是極度的分裂。但是,無論什么時候,那些偉大的人,那些具備長遠眼光的人、以及那些使徒和民眾領袖,總是要比那些只會否定、批判或者麻木不仁的人有更大的影響,同時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他們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 《烏合之眾》讀后感10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8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8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20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30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1000字 讀烏合之眾有感2000字 烏合之眾讀后感500字 瀏覽更多關于烏合之眾的文章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