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杜立三怎么死的? | |||||
作者:佚名 校園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15 ![]() |
|||||
杜立三怎么死的?東北王張作霖曾經是土匪,但他的發(fā)跡去與另一個土匪有關。這個人叫——杜立三。 杜立三原名杜國清,祖籍天津,祖上闖關東才到了東北。杜立三十幾歲就出來混,槍法精準、心狠手辣,很快在江湖中便小有名氣。這也難怪,他父親和他的幾個叔叔都是當地著名土匪,這杜立三根本就是個“匪二代”。 杜立三在還未成年時就一人一槍在遼河沿岸劫持船家。后來也不劫持了,說干脆你們給我保護費,我保護你們的安全。船家們心里說這里沒有你就安全了。怨恨是怨恨,但看見小小年紀就那么橫的杜立三,別人也不敢招惹他,任由他在渡口搭一個涼棚收過路費。 杜立三橫是橫,據說他對窮苦老百姓還不錯。所以滿清官府稱為“遼西巨匪”并且被認為是大清“一號通緝犯”,但老百姓卻認為他是俠客。有一些杜立三行俠仗義的事跡現(xiàn)在仍然被傳誦。 真正讓杜立三聲名鵲起的卻是因為他打俄國人。沙俄在“三國干涉歸還遼”后勢力漸漸侵蝕我東三省,俄國人的胃口并不比日本人小。在沙俄的擴張中損害了杜立三的利益,他幾次阻止人們打俄國兵,打得俄國鬼子人人心驚膽戰(zhàn)。但是不要以為這是杜立三的什么民族大義,其實他一半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半是在日本人的攛掇下。日本人給他提供槍支彈藥,讓他打俄國人的。后來在日俄戰(zhàn)爭中,杜立三更是不遺余力幫日本人,出力不少。 那么回到前面,張作霖是如何靠杜立三發(fā)跡的呢。 原來在張作霖還是土匪時就與杜立三認識,兩大土匪惺惺相惜,結為異性兄弟。 杜立三在東北為非作歹,毫不把官府看在眼里。徐世昌做了東北總督后便決定要搞掉杜立三,除掉這個大禍害。辦法就是“以毒攻毒”,派剛剛招安不久的張作霖去剿滅杜立三。一來試一試張作霖的忠心,二來讓兩匪自相殘殺,誰勝誰敗對官府都是一件好事。 張作霖接到命令后還挺高興,原來什么異性兄弟不過都是假的,面子工程而已。一山不容二虎,張作霖哪里可能真正跟杜立三成兄弟啊。 后來張作霖設宴請杜立三,說朝廷有意招安杜立三,讓他這個兄弟從中撮合。兄弟設宴杜立三當然要去,并且毫無防備的就去了,身邊也沒帶幾個人。誰料一進去就被張作霖事先埋伏好的幾個大漢沖出來,按住杜立三,一把大刀手起刀落,杜立三便腦袋搬家了…… 因為處理了遼西巨匪杜立三,張作霖便很受徐世昌重視。徐世昌是何許人也,袁世凱都禮讓三分的“菊人兄”。有了徐世昌的提攜,張作霖后來自然平步青云。所以,張作霖也不算是“北洋系”出身吧。 中國十五大超級悍匪罪行令人發(fā)指 罪犯,在沒有犯罪前,或許他們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他們也曾想,通過自己的勤勞過上好日子、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有一些事情…… 1、最早被懸賞通緝的悍匪:東北二王 最早犯命案時間:1983年2月,最終落網時間:1983年9月18日。“東北二王”指的是沈陽兄弟王宗坊(王+方)和王宗瑋。1983年,從大年三十在沈陽槍殺4人開始,7個月內,王宗坊(王+方)和王宗瑋兄弟二人全國流竄,殘害干警群眾20余人。 2、最擅長槍戰(zhàn)的悍匪:凌國梁 最早犯命案時間:1979年7月13日,最終落網時間:1979年7月14日。他與警方展開槍戰(zhàn),射殺了4名**,這場槍戰(zhàn)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一次警匪槍戰(zhàn)。圖為凌國梁被擊斃時場景。 最擅長槍戰(zhàn)的悍匪:凌國梁 3、發(fā)展團伙最猛的悍匪:張君 最早犯命案時間:1993年3月,最終落網時間:2000年9月18日。自1991年6月至2000年9月,張君及其團伙在重慶、湖南、湖北等地持械搶劫、故意殺人、搶劫槍支彈藥22次,致28人死亡,制造的一系列案件被**部列為建國以來中國刑事第一案。圖為張君受審時照片。 發(fā)展團伙最猛的悍匪:張君 4、最會籠絡人心的悍匪:魏振海 最早犯命案時間:1985年,最終落網時間:1990年1月30日,上世紀80年代,綽號“小黑”的魏振海,就是黑道上的狠角色,他曾在飯館里與人發(fā)生口角,就追出幾百米用板凳殺了一人。當地一個**做臥底冒死潛入黑道后,抓住機會通知警方才在1987年6月將魏振海生擒。大半年后,魏振海用鉗子撬開鐵窗越獄。圖為魏振海被抓捕時情景。 最會籠絡人心的悍匪:魏振海 5、報復心最強的悍匪:白寶山 最早犯命案時間:1993年9月,最終落網時間:1997年9月5日,河北徐水縣人白寶山,1983年因盜竊入獄。在獄中,他就想著將來出獄后報復社會,“討回”獄中失去的青春。圖為白寶山受審。 白寶山是一個在中國刑偵史上有坐標地位的殺人犯。他于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持“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八一”式自動步槍、“五四”式手槍,先后殺害軍人、警察和無辜群眾15人,擊傷15人,搶錢140余萬元,并在獄中先后殺害2人(分別于1993與1994年),手段之殘忍令人發(fā)指。他的系列作案被公安部列為“1996暨1997全國一號案件”。在緝捕白寶山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北京市公安局、河北省公安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公安廳協(xié)同作戰(zhàn),出動警力數萬人次。 報復心最強的悍匪:白寶山 楊新海,1970年出生,高中肄業(yè),原籍河南省正陽縣。高三時離家出走之后,楊曾先后到過山西、河北等地,在一些煤礦、建筑隊上打工,期間因盜竊、強奸被2次勞教,1次判刑。從2000年9月起直至2003年8月,楊新海曾橫跨皖豫魯冀4省,瘋狂作案26起,殺死67人,傷10人,強奸23人。 龍治民,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楊峪河鎮(zhèn)人,制造了新中國最大的個人惡性殺人案,在自己家中連殺48人,并將尸體埋在自家院中,這48條性命僅換得573元。他神志正常,無任何精神癥狀,反應敏捷,回答問題清楚,屬聰明人。圖為龍治民被槍決前的照片。 張顯光,1965年出生,小學二年文化,捕前住黑龍江省雞西市城子河區(qū)紅房委十一組,1985年曾因扒竊被勞動教養(yǎng)3年。他制造了震驚全國的“1·18”案,被法院以犯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爆炸罪、搶劫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産。圖為第一次受審時的張顯光。 張子強(1955-1998),綽號“大富豪”,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玉林市人。4歲時隨父母從廣東郁南縣定居香港,是香港一個犯罪集團首腦。一般相信他曾策劃綁架富商李嘉誠之子李澤鉅,獲得數億港元贖金,犯罪所得金額之高曾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但李氏并沒有報警。1998年11月12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張子強案公開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張子強等5人死刑。圖為監(jiān)獄中的張子強。 安徽省桐城人雷國民,1992年至2001年初,流竄于廣東、云南等地,殺死20人。2001年4月15日,雷國民又在江蘇鹽城市制造血案,打死某信用合作聯(lián)社的兩名保安和一名值班人員,搶走庫內268萬余元現(xiàn)金。兩個月后,雷國民落網。 劉進榮,這個名字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威”震海南。原東方縣曾當過偵察兵的劉進榮,參加過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還獲過“神槍手”稱號。復員回東方縣(現(xiàn)改市)東方鎮(zhèn)后,在一次“三月三”黎族節(jié)上與人發(fā)生沖突,持刀殺人后潛逃到東方、昌江一帶深山老林里當土匪,一直被省公安廳通緝。其后,劉進榮又流竄于東方、昌江、樂東等地,糾集逃犯、山匪、“兩勞”釋放人員和地痞流氓23人,成立起“東方黑幫”。 據馬漢慶交代,早在1991年,他就從云南省文山自治州購買了兩把軍用手槍和子彈。1996年在武漢作案后,懾于警方追捕,他帶著贓款一路逃竄,先后流竄到重慶、成都、海口、廣州等地,1997年落腳三亞,并與一湖南籍女子一起生活。2004年,被警方在三亞抓獲。 謝先榮是2003年“9.29湖北潛江特大持槍搶劫銀行運鈔車案”案犯。于2003年10月12日下午6時許,在省公安廳和潛江市委、市政府的統(tǒng)一部署下,由干警、武警組成的突擊隊在謝先榮先開一槍的情況下,將其擊斃。 周克華,男,1970年2月6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井口鎮(zhèn)二塘村人,身高1.67米,曾因販賣槍支服刑。蘇湘渝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制造者,公安部A級通緝犯。自“1-6南京槍擊搶劫案”后,公安部明確:“1·6”南京槍擊劫案,與此前湖南長沙、重慶發(fā)生的6起持槍搶劫殺人案,均系同一犯罪嫌疑人所為。 周克華從2004年開始持槍搶劫殺人,八年間,游蕩3省,殺害10人,傷6人。2012年8月10日,上午9點34分,此案犯再次在重慶沙坪壩區(qū)鳳鳴山康居苑中國銀行儲蓄所門前實施槍擊搶劫,造成一死兩傷。后警方查證明確:案犯系周克華。8月14日凌晨6時50分,周克華在重慶沙坪壩區(qū)童家橋一帶被警方擊斃。 15、中國第一悍匪——呼蘭大俠(此案至今未破,無法確認該人的真實姓名。) 1986年3月28日夜黑龍江省呼蘭縣公檢法家屬樓 當晚,有52人慘死家中,均一刀致命。其中,27人為公檢法的工作人員,其余25人是其家屬(包括老人、婦女和兒童)。兇手,用匕首,在死者家的墻上,留下名號——“呼蘭大俠”。 一個平靜的小縣城,這起案件的概念和效果,可想而知。縣公安局,迅速勘察、封鎖現(xiàn)場,并立即向上級通報。 同年,4月2日,328專案組正式成立,共計672人(其中包括,北京派來的專家組,省廳的骨干力量,以及全國各地的精英)。 經過兩年多(確切地說,是兩年六個月二十三天)的調查、取證、研究、分析、排查、走訪,專案組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案情毫無進展。此后,該案永久封存,停止一切調查。 1986年4月6日夜(也就是專案組成立的第4天),北京方面派來的痕跡鑒定專家趙某、王某,在呼蘭縣公安局招待所被殺。縣公安局副局長鄭某及其刑警隊的3個刑警,慘死家中,連帶家屬4人。另,兩個專案組成員(職務不詳),在住所被殺。案發(fā)現(xiàn)場,墻壁上,四個字——“呼蘭大俠”。(與328案件相同,兇手為一人作案。刀法純熟,一刀致命。) 同年4月7日至9月15日期間,呼蘭、哈爾濱、阿城三地,先后有人遇害。其中,民警37人、刑警12人、及其家屬56人。與前次案件不同,部分死者并非死于家中,而是在下班回家的途中,被兇手從身后偷襲,一刀刺穿頸部,而后,兇手持刀在死者的背部留下名號。經刀痕比對、鑒定,多次兇案的兇器為同一把匕首,也就是說…… 一時間,整個黑龍江省的警察,沒人敢穿警服上班。在這段危險時期,公安干警給老百姓一種很“休閑”的感覺(都穿便裝)。 呼蘭縣公安局某退休領導,曾揚言,“別說抓到兇手。誰能提供兇器(那把匕首)的線索,我個人,懸賞10萬元!”同年9月26日,這位領導慘死家中。兇手,用匕首,在墻上留下一行字,然后,將匕首扎進墻里,“楊局長,你太令我失望了。這把刀,還是留給你們作紀念吧!” 從此,呼蘭大俠,銷聲匿跡,棄刀歸隱。 |
|||||
校園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