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那不勒斯四部曲》讀后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7/14 ![]() |
|||||
《那不勒斯四部曲》讀后感2000字: 之前寫過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的讀后感,最近又看了第二三部,又有了新的體會。 兩個小姑娘,在一個她們自己都無法掌控命運的環境里被生活的激流推著向前走,互相給予對方勇氣。小說中,個人的力量和外界力量的關系一直是操縱著小說主人公命運沉浮的手掌。 以前的我看到了莉拉(其中一個主人公)的個人力量:不屈的性格,極具斗爭精神,永不屈服于命運的擺弄,每每在外界的摧殘后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化干戈為玉帛,不可謂不是“天才”,對抗命運的天才。 最讓人驚嘆的是她的堅韌的心、聰明的腦袋和埋藏在心里的學習天賦和才情,在何種環境下都能奪塵而出。和暴力的丈夫婚后發現自己內心真正所愛卻無法逃脫現實時,逃離后迫于生計不得不在肉食廠做女工時,身邊的人暴戾、市儈到極點時,她都能用她眼中的靈氣、聰慧點燃周圍的環境,讓人在面對她時忘記她所處的污濁。 無論她如何成長,她都堅韌地像蘆葦,有一根排他的、堅硬的脊骨,定海神針一樣的扎在她的背上,不會彎曲,不會折斷。我有種感覺,就是所有的外界困苦都是為了襯托她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一切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輕易發現作者筆下這個神奇的女子類似于上帝的角色,作者投射了神奇的光環在她身上。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以我的認知,如莉拉般超越環境的性格,我從未見過。光環只能遠觀,走近后才發現人人都有要屈服和妥協的時刻。 或許也是因為那不勒斯的場景太狹隘,如果莉拉出現在羅馬、法國、或者更大更復雜的環境中,她那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她善于將遙遠的事務聯系起來的才能、她的口才、她的美貌,似乎都會不堪一擊,像被放在強光下的演員一樣,蒼白無力。 現實的力量也無可救藥地將她拉入了深淵。她出身貧困家庭,為了擺脫貧困,她在16歲嫁給了斯特凡諾——一個用偽善隱藏自己暴力傾向的男人,從此她的生活就“變形”了。 她被變形的丈夫毆打、背叛,心灰意冷的她后來又遇到了另一個渣男——一個沒有責任心的浪蕩才子尼諾,為他犧牲了自己的婚姻,生下了孩子后,她被他們拋棄在了郊區的房子里,以在肉食廠打工為生。雖然作者又一次仁愛地為她找到了經濟與愛的支持者——從小暗戀她的男人,恩佐,但我卻看到了莉拉前二十多年的悲慘生活。她無數次發現自己身邊的親人變得扭曲,所在的城區逐漸衰落,她經歷了跌宕起伏的生活,讀書和結婚后她沒有一絲進步,反而又回到了黑暗的地方,看不到一絲光明的跡象。這時,我看到了赤裸裸的現實。 當然作者借“我”——另一個主人公之口一再強調,雖然莉拉過著困苦的生活,但她精彩的人生讓她沒有失去什么,她還是那個她。 這個觀點只是作者的一廂情愿吧。的確,人生路上,我們的選擇必有得有失,失去和獲得的不能用物質去衡量,內心的充盈也是一路走來的收獲。讀書筆記但是人是應該向前走的,而不是時刻與深淵斗爭。因為你在凝視深淵的同時,深淵也在凝視你。當你選擇了在深淵中反抗時,你就會滑入這個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中,這種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會在你不知不覺中引導你做出一系列選擇,這些選擇會導致你成為什么樣的人,更關鍵的是,剝奪了你成為另一種人的可能性。 比如,“我”在讀書后學會了克制自己內心的恐懼和壞情緒,這點莉拉在這個暴戾的城區是學不到的。我很遺憾莉拉在被動地失去了選擇自己成為什么樣人的權力,而“我”幸運地在老師、家人的幫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朝著自由一步步邁進。這自由也是“我”后來有能力去選擇回到那不勒斯尋找童年記憶卻不被那個骯臟的城區吞噬的資本。 說到閱讀體驗,讀作者的書真是一種享受,作者描繪了一幅社會百態圖,每個人、每個場景、每段對話都如此真實而生動。她行云流水的文風令讀者信服,偶爾閃過的神來之筆,像一個個手雷,平地轟炸出了隱藏在日常生活場景背后血一般的真相。我時刻被拉進那不勒斯,跟隨主角們一起呼吸,為她們擔憂和快樂,一起體驗魔幻主義現實,又被近似自己真實生活的情感堵住胸口,喘不過氣。 放下書又發現,書里的場景和我的生活一點關系都沒有,我既不是莉拉,又不是“我”,但拋開劇情和場景,主人公的情感是小說中最令人動容的。我借這套書認識了兩個朋友,她們的感情我都懂,我的感情也時常如她們一樣,糾結著,果斷著,害怕著,勇敢著......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