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wǎng)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jīng)典故事 | | ||
![]() |
||
|
||
|
|||||
感悟《英國通史》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23/7/15 ![]() |
|||||
感悟《英國通史》讀后感1000字: 英超足球,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和電影,還有英劇神探夏洛克等等,這些英倫文化在我們身邊實在太常見了。 如果說童年是被日本動漫深深影響的,那我的少年和青年時期則是被英國的各種元素陪伴成長,并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許多烙印。最典型的就如,本人曾或現(xiàn)在仍是:利物浦(偽)球迷,卷福腦殘粉,GOT每集必追粉... 或許你會說,GOT權游不是美劇嗎,和大英有何關系?權游作者曾明確表示過,權游中許多戰(zhàn)爭劇情的靈感,就是來源于英國的玫瑰戰(zhàn)爭。很多人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權游世界的地圖其實就是倒過來的大不列顛島。可見,英國的文化和歷史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影響何其之深。 然而慚愧的是,盡管一直受英倫文化感染,但我卻一直沒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去了解過英國的歷史。許多自己接觸的事物一直在提醒著我:要深入了解香港,不能不去了解英國;要深入了解政治學中的憲zheng和議會歷史,不能不去了解英國大憲章以來的歷史;包括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源頭,那就更不能不去了解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大英帝國。 于是,我選擇了閱讀這本《英國通史》。它不像其他簡史類的通俗性讀物那么簡要淺顯,因為本書的作者是錢乘旦,各位稍微百度一下的話就知道這位學者在英國史研究學界中的權威性。而且也正如作者在后記所言,書中在求真求客觀的同時,也集中融合了許多國際學術界的最新成果。所以我才把這本書列入自己的閱讀計劃,仔細學習,不粗略而過。 今天先說說本書談英國遠古時期至中世紀結(jié)束前15世紀的歷史,近現(xiàn)代部分的閱讀感下回再談。畢竟這是一本值得認真研讀的書,所以也就分了兩次讀后感了。 恰如作者在書中所總結(jié)的:“不列顛的文明都是外來的,外來的文明來了去,去了又來,最后積淀成一個島國文明,積淀了不列顛民族的心態(tài)特征。”讀后感確實如此。翻看英國遠古之中世紀這段漫長的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除了其本土的土著克爾特人以外,從羅馬人入侵又撤退,再到央格魯—撒克遜人(古代日耳曼人分支)時代,再到諾曼王朝和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以及約克王朝為止,就幾乎全是從歐洲大陸的血統(tǒng)和英國本土不斷通婚、交融、分化又結(jié)合、分散再重組的結(jié)果。或許可以說,英國的歷史文化是歐洲文化的另類結(jié)晶,是歐洲各種文化在大不列顛開出的獨特果實。 這也導致了三種可能的后果:一是英國文化在歐洲世界乃至整個西方社會有著更強的傳播性。二是英式傳統(tǒng)在歷史上有著更強的生命力。三是不列顛文化對其他文化有著較強的包容性。 當我們仔細看英國在中世紀的歷史時又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我們過于簡化的認知是有誤的。比如中世紀的英國,君主制的發(fā)展與議會的起源是互逆和共生,然而又不完全是對立的。英國“自由”的傳統(tǒng)并非由平民,而是由貴族開創(chuàng),如《大憲章》的產(chǎn)生,其實是他們?yōu)榫S護自身封建權利而與國王進行的斗爭。并且,這斗爭極具反復性。《大憲章》雖然成為了后來高舉自由民主的人們所追認的源頭,但當時在《大憲章》之后,并未就迎來長久的和平與安寧,反而爆發(fā)了英法百年戰(zhàn)爭和紅白玫瑰戰(zhàn)爭,王與王、貴族與貴族之間的利益矛盾也還是通過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才得以解決。 當然,這并不是要否定這其中的積極歷史作用,而是提醒我們,歷史有時具有很大的反復性,沒有絕對的一蹴而就的法術可以一招就開萬世太平。認識到歷史的規(guī)律,有助于我們避免狂熱的想法和做法,也有助于我們更理性、客觀乃至平靜地看待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作者:周周周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wǎng)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